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 / 乡镇部门文件 / 正文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村委会、各相关单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大镇,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镇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三个年”活动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三岔镇耕地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着力守牢“两条底线”,聚力培育“4+X产业”,全力实施“八大行动”,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各村和各相关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良好的工作势头,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三岔镇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持续推动全镇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一、全力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1.严格耕地用途管护,坚决牢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各村委会负责人为耕地保护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村组耕地保护责任,确保流转土地用于农业耕作。坚决杜绝耕地撂荒弃耕现象。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和镇综合执法办公室负责镇级层面业务办理和执法落实工作。多方协调理顺工作机制,确保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时镇村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乱占耕地建房和违建别墅工作的宣传、排查、上报、整改工作。(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各村委会)

2.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认真落实“两藏战略”,实施“5335”行动。按照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的总体要求,对标任务,将播种面积分季节、分茬口、分品种分解到村、落实到地,确保今年全镇粮食面积稳定在4.7128万亩以上,总产达到2.52万吨。立足“增秋粮、提产能、夺丰收”,打造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吨良田2个、千亩密植示范点2个。(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3.稳步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面积。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行动,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现有农机具装备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单作、复合种植、果园套种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耕地潜力,应种尽种大豆、紫苏、麻籽、油菜等油料作物,确保完成大豆单种821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20亩、油料作物种植632亩。 (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二、持续提升4+X产业效益,培育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4.推进苹果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增效。夯实产业链基础,依托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依托《黄龙镇三岔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广苹果密植高质高效栽培“3332”模式1000亩,支持鼓励果农开展授粉枝高接工作,突出抓好技术管理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完成创建“双园”1个,“美丽果园”2个,苹果效益园稳定在5万亩,购买苹果保险9600亩,建设防雹网3500亩,果园间伐400亩,改造提升800亩,新增冷库2000吨。(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5.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以强化管理、核桃加工、不断提升“黄龙核桃”市场竞争力,抓好季节性技术培训,提升核桃质量效益,真正实现增产增效。完成政策性核桃保险5000亩,开展高接改优400亩,支持村集体经济加工企业设备优化升级,提升核桃加工能力建设,新增四条梁村精深加工转化能力1000吨。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发展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依托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扩大网上直营销售,破解全镇核桃销售瓶颈。引进发展核桃精深加工项目,开发多元价值,提升核桃产品市场竞争力。(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6.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畜牧业产能建设和产能提升,支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健全产业体系,着力推动良繁体系、标准化养殖提档升级。按照“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并举、循环发展”的思路,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发展生猪,优先发展肉羊、肉牛,积极发展蛋鸡、肉鸡,努力实现牛羊猪鸡齐步走、一二三产大融合、产加销一条龙、供养收一体化的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全年实现生猪存栏12000头,出栏17900头;羊存栏1500只,出栏800只;牛存栏1060头,出栏600头;家禽存栏17400只,出栏17100只;人工种草260亩,肉类产能1280吨,禽蛋171吨,大闸蟹养殖30亩。(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7.推进中蜂养殖智慧化。在巩固提升现有中蜂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优先在全镇养殖规模大、群众积极性高的木昌桥村打造1个智能蜂场养殖示范基地,配套投入智能蜂箱。依托中蜂产业园区现有场地、显示屏幕等硬件设施,搭建好黄龙中蜂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智慧蜂业,提升蜂业服务软实力,为全镇中蜂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树立典型示范基地。(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木昌桥村)

8.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做精做优特色种养殖产业,依托陕西龙果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种植、作物套种,全年计划完成中药材种植500亩。发展三岔村平菇种植基地一个,年产菌棒100000个,产量12000斤。(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三、狠抓“八大行动”落地见效

9.实施机械化推广行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巨大效能,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2023年,全镇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农机登记率、检验率、持证率分别达到80%、85%、65%以上。推进以粮油耕、种、防、收为主的社会化托管服务23730亩,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0.实施旱作节水行动。把旱作节水农业作为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倒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引导群众在现有软体集雨窖的基础上,加装渗灌(输水软管),推广应用软体集雨窖+渗灌的水肥一体化应用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水塔+渗灌”和“水泵+喷灌”模式,实施旱作农业节水灌溉产能提升行动,通过多种模式和路径,打造梁家山、孟家山、长石头、李家庄3500亩节旱作水示范区。(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1.实施生态农业攻关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大力推广生物防虫技术、有机肥养地技术、生物控病技术、生态灌溉技术。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再利用,积极推动全镇果树枝条加工生物质颗粒进度和枝条粉碎腐蚀后增施果园行动。(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2.实施农业品牌创优行动。坚持市场消费导向,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能力,做足延链补链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收益。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村级二个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农残检测量达到500个以上,确保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个,承诺达标合格证1个。(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3.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12字方针,以“八清一改”为抓手,动员群众,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清洁美化,把村庄清洁向屋内庭院拓展,彻底解决农村存量垃圾、农户院落屋内“脏乱差”现象。推广垃圾超市、兑换银行、垃圾论斤卖、红黑榜等可行管用的办法,内外兼修,持续用力,推进制度化,保持常态化,逐步改变群众不良习惯,真正保持村庄常清洁,庭院常干净。年内新建重点达标村1个,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00座。(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4.实施农村改革行动。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钱、地等要素,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完善方法路径,盘活资源资产,赋权活权、释放红利。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需求。立足村集体经济扶强培优,推广“土地盘活、资产增值、产业引领、服务创收、联合合作”多种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完善监督管理平台,探索开展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年内实现全镇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总收入达到1000000元以上。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发挥好经营主体“统”的作用,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支持生产托管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动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上持久发力。认定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个。(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5.实施执法监管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执法监管,狠抓源头治理,以重点季节、重点产品、重点市场为突破口,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采取日常监管与集中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严肃查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加强部门协作,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农资、农产品、畜牧兽医等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16.实施人才支撑保障行动。从7个村乡土专家、种养能手等人群中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致富带头人,定期上门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群众,破解制约制种、育苗、标准化种植等难题,为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健全完善精准对接、灵活运行、长效服务、定期调度、考核考评等5项机制,大力实施练岗比武行动,优化提拔使用、职称评审条件,提振干部信心、增添活力。继续开展“一线服务”行动,让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能力在一线提升、责任在一线落实、作用在一线发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80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40人以上。(牵头单位:镇政府;责任单位:镇经济综合服务站、各村委会)

相关成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对标目标任务,迅速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统筹推进。镇政府将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作为各村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度缓慢的单位和相关人员通报批评,对工作有创新、有亮点的单位通报表扬。

附件:黄龙县三岔镇2023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1日

   

黄龙县三岔镇2023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