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黄龙山为梁山。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山果遍野,是大自然中不可多得地适生区,堪称“玉皇大帝的后花园”。
诗曰:“莺歌燕舞紫万千,生灵适恬榛丛间。鹿鸣群谷惊溪水,虎登绿野万层山。碧河彩石任鱼跃,白云旷宇鸟飞还。蜂做蝶戏花心雨,朝阳钟情露似连见《心溪流韵》诗集。”。就在这貌似祥和的土地上,久静必动,久动必静,动静互替以及与壮丽悲哀相交织。
《尚书·禹贡》载:“唐尧七十六年(西历纪元前2286年),舜摄政,使禹治水,初始壶口。”在后来的89年中,奴隶社会的萌芽发展迅猛,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日具膨胀!于是,奴隶的对抗浪潮空前高涨。
《竹书记年》载:“……夏侯启自前2197年后的八年间征河西。得以翟国而平静。”日月又辗转到商帝已十七年(前1175年),殖民翟国受“夏”“商”两朝长达一千多年的压迫,奋起爆动。西伯伐翟而又处以安宁……
从古战场的血腥,解读这块土地的峥嵘:从古堡残垣的陈迹,窥视远古那悲壮的历史!烽火边城隐隐地装点着古梁山的凝重。
梁山坐落在黄河壶口的西岸,《雍胜略》:“梁山本与吕梁一脉相连。前21世纪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从此,两山雄峰对峙,一道弓开。活像“牛郎”“织女”似的可望而不可及。也有“东太行”“西少梁”之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梁山的大气之感,成为中国古代的缩影。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翟、梁、赵、魏、韩”龙虎相争,戎马分野。铸造了硝烟四起,刀光剑影的壮丽图景。
——选自:《延安艺术报》
注:《春秋梁山》就是现在的黄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