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黄龙地名小故事 / 正文

雷音塔

来源:黄龙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7-03-17 15:57

雷音塔是黄龙大山中又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

她位于白马滩镇西,龙泉河的源头之上,与其说是“塔”,不如说是“峰”,只缘她是大自然形成在半山云中的山中之山。无论从什么方位去观研,活像根擎天之柱,兀自凸现。

塔体嶙石翠柏装点,花树丽鸟招展。地形环抱如怀,塔坐人祖穴中。山凹五亩平台,塔悬崖边险致,南登雷音三十六米,北望雷音高耸千刃,犹如摩天之峰。鬼崖神壁,错落有致;怪石古木、互映绮丽。

雷音极顶,方方丈许。就在这方丈之余的天地间,伟立着一座“碧霞元君亭”。亭楼中的“送子娘娘”左抱英男,右携秀女,面容和蔼,仪态充实,表露出一男一女活神仙的骄傲之气。

沿娘娘圣台那夹道韵致的环形拜廊,狭窄而适度,可可只限一人行走。绕周慢眺,四山四水如图如画,赏而入境。若没有足够的胆略和十二份的诚心诚意,那是绝对不敢登塔观致的!

据《中国一百神仙图》载:天仙玉女碧霞 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儿,所以亦称她“送子娘娘”。祠里的塑像中,身旁伴立一位侍女,手托婴儿,这足以可见中国人的求子之切也,另据考证,碧霞元君亭始建于宋真宗年间,说法种种。

览胜之余,颇感迷惑的是,塔顶与近靠咫尺的雷塔坪主山齐并示雄。登上观之,这哪是山!分明是片“世外桃园”。千余亩平展展的良田伴随着鸟语鹿鸣,蜂飞蝶舞,花木斗艳,这大自然的繁声更显得宁静而致远。

那棵与碧霞元君亭相衬互映的古老苍苍的核桃树,像一把亮丽而招致的大绿伞,屹立在月牙形的原畔上。在这里,再望五十里开外的蛟龙之水,犹如指间。千回百折的龙泉河,随山就势,寻寻觅觅奔向黄河,水依山转,路伴水行,活像一对如漆似胶的恋人,形影相依。

从地质考记中发现,雷音塔本与雷塔坪是一土之塬,很可能是泥石流运动,天造地设地成为一峰。而此种推断发生在何年何月,何种情形,众言难求偕同,而当地那个古老的佳话和剔透在山岩巨石上的诗文,表露出了这块土地的凝重!

诗曰:“仙鹅歌时百韵差,心犀情动笔生花。灵香宝殿天再旦,故地雷韵化霓霞。轻风丝雨掠岳过,白纱蒸腾云作厦,青山吐溪疑龙戏,虹起云落降神塔见《心溪流韵》诗集。”。

这则诗文印证着王羲之晚年游历名山大川于此,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相传,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字独具神韵,他一生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创造了妍美流便,开放俊朗,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的笔势新体。人们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和“虎卧凤阁,龙跳天门”来形象地描绘他的书法艺术特色,中国书法称:王羲之的字,是人间一景,天堂无二。

所以在中国古代对王羲之就有了绘声绘色的神话传说,在王羲之时代,天宫落成一座玉皇殿。举目仰观,活似云彩般的金阙银銮,中央是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境,三檐四簇韵。那庄严与辉煌,交织成无比壮丽的图景!正当剪彩之时,玉皇大帝面对空前恢宏的殿堂,仍就摇摇头说:“宫殿虽然旷世无双,就是牌匾上那墨书的韵力达不到画龙点睛之境”。

玉皇大帝的话音刚落,诸神蜂拥而至,以献词献书为幸事,文曲星们个个挥笔自如,绝技酋显,泡沾情感。但是玉皇大帝一一审视频频置否!

后来太白金星谏言道:凡间有个王羲之,书法盖世。据说他不沾铜臭,不近女色,而且还不为权贵。“山海关”建成后,朝庭想让他提写个关名,他没有答应。后翰林院贿赂住他的七子王献之去当说客。

一时迷惑的王羲之,当提笔写到“門”字的那一刻,忽感内有蹊跷,启笔收锋,“關”字未成。这时,号称与父媲美的王献之无奈之下,背着朝庭以华丽婀娜的笔韵,在“門”字里添了个“”字。瞒天过海地将“山海关”三个大字镶嵌在城楼之上。后来人们发现,十里开外看“关”为“門”。于是人间有“近看山海关”,远看“山海門”之说。

与此同时,王羲之因王述弹劾而辞官,后精工书法。大帝何不让他一拭?

玉皇大帝听后,喜容满面,立马分附太白金星下到凡间索取书迹墨宝。但是,桀骜不驯的王羲之,使太白金星无可适从。当打听到王羲之酷喜白鹅时,就相邀东海龙王,雷公电母和诸多天兵天将埋伏于此;又请大鹏金翅雕,摇身变成白天鹅,一路鸣叫从王羲之的头顶飞过。

就在这个“世外桃园”中,王羲之惊闻天鹅引项放歌,灵犀一动,神情化境,势如潮涌,在一块巨石之上挥毫泼墨:“灵香宝殿”四个大字。笔势遒媚劲健,自然潇洒,神情入化,气象万千,通达绝顶的艺术之境。

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各路兵马显神通。诗曰:“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启石书化古,以此点天韵 见《心溪流韵》诗集” 。

说她是传说也好,说她是神话也可,信不信都不重要。而树在天地之间的雷音塔是现实;王羲之其人其书称之“国翠”是铁的历史。有了这些也就足矣!

——选自:《风华野史》

注;《雷音塔》在黄龙县白马滩以西20公里的龙泉河之源的雷塔坪。